沙城產區譽為中國葡萄酒之鄉,以其歷史悠久、生產規模大、品質好而享譽全國,特別是以白牛奶和龍眼葡萄而著稱。沙城產區因其無與倫比的地理緯度和土壤結構、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光照條件,成為與法國“波爾多”齊名的葡萄種植基地和葡萄酒產區,居于全國十大產區前列。經過40余年的發展,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所在地-沙城產區核心區懷來縣,葡萄產業已成為全縣最具特色的主導產業,歷史上種植規模最大達到15萬畝,葡萄酒銷售量最高達到7萬噸,葡萄產業總產值曾占全縣社會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。目前,懷來縣擁有鮮食葡萄5萬畝,釀酒葡萄5萬畝,葡萄酒年產量5萬噸,葡萄酒總銷量占國產葡萄酒市場份額的16%。
產區全年日照時數達3027小時, 單日最長日照時數可達14小時以上,光照強度大、光能資源豐富,更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
產區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均溫8.9℃,無霜期120-160天, 根據葡萄品種栽培區域溫度條件與品種關系中,有效積溫低于1926℃的地方,才能種出優質佐餐葡萄酒的原料葡萄結論,本產區年有效積溫1623℃,遠高于上述標準,表明沙城產區是優質佐餐酒的最適產地之一。葡萄生長季節平均晝夜溫差為12.5℃,最高可達15℃,有利于糖分積累。
沙城產區生產的龍眼葡萄曾經是中國獨有的古老的栽培品種,被郭沫若先生稱為"北國明珠”, 龍眼葡萄不僅是鮮食的佳品,而且還是釀酒的主要原料,用龍眼葡萄釀造的干白葡萄酒,色澤微黃帶綠,酒體澄清晶亮,具有新鮮悅怡的果香,及優美協適的酒香,口味醇和爽凈,柔細舒順,已成為上等佐餐葡萄酒。這種葡萄酒因為果香濃郁,酒體醇厚,清新爽口,回味柔長,被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行家譽為“東方美酒”。具有中國特色的龍眼葡萄酒曾多次榮獲國際金獎。
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沙城酒莊前身沙城酒廠,于1960年建成果酒車間,生產甜白甜紅葡萄酒,以及青梅煮酒等,1976年,我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在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誕生;1979年,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,沙城牌干白葡萄酒獲得全國名酒稱號,同年沙城牌干白葡萄酒獲國家質量獎金獎;2010年5月,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被授予“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”生產企業榮譽稱號;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沙城酒莊以沙城產區特產的優質龍眼等葡萄為原料,秉承沙城葡萄酒釀造工藝技術與風格,推出的核心戰略新品沙城酒莊1979全國名酒紀念、沙城酒莊2019建廠70周年紀念龍眼干白葡萄酒;沙城酒莊S級奔300赤霞珠干紅、沙城酒莊S級奔400赤霞珠干紅、沙城酒莊S級奔500西拉干紅葡萄酒,酒體高貴典雅、醇和平衡、舒順爽凈!
1976年,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沙城酒廠抽調6人成立葡萄酒科研公關小組,在紅酒泰斗郭其昌指導下研發成功了我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;1978年,沙城酒廠抽調22人成立葡萄酒科研所,承接了國家、部、省級十余項科研課題,其中同紅酒泰斗郭其昌先生共同完成輕工業部重點科研項目“干白葡萄酒新工藝的研究”。1981年,國家輕工業部授予沙城酒廠干白葡萄酒“新工藝科研三等獎”,1987年,《干白葡萄酒新工藝的研究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;80年代初期,“干白葡萄酒新工藝的研究”該科研成果成為全行業學習的樣板,紙質資料完全免費向業內分發,由此得到全面推廣,推動了中國葡萄酒由甜性葡萄酒向干性葡萄酒轉型,公司及所在沙城產區被譽為“中國現代葡萄酒的搖籃”。
張家口市懷來縣位于華北平原同蒙古高原、農耕文明同草原文明交匯之處,南依太行、北靠燕山,永定河、桑干河、洋河穿城而過,因得天獨厚的兩山夾一湖盆地和濕地環境,成為北京重要水源地、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重要載體,也是我國北方地區最為著名的花果之鄉、釀酒名城。
查看詳情縱觀當下國產葡萄酒形勢,以產區崛起為主打的新思路,如何打出“產區+品牌”的組合拳、加速葡萄產業轉型升級,成為國產葡萄酒崛起的新突破口。來自懷來產區的先鋒代表——張家口長城釀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的誕生地,70年代末生產的干白葡萄酒曾榮獲首屆國家博覽會金獎。
查看詳情今年春糖,葡萄酒行業聲量空前,不僅有行業專業論壇, 各個產區、各大企業也相繼在春糖期間舉行推薦會和發布會,產業品牌和精品精品酒莊各自發聲,站在不同的產業角度上為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添磚加瓦。從今年春糖葡萄酒行業的種種跡象來看,中國葡萄酒產業的春天來了。
查看詳情中華上下5000年,歷經24朝文化至今,作為唯一未曾斷代的四大文明古國,中國以其不朽的古老文化聞名于世界。而隨著中國速度、中國影響力的擴張,代表中國風——國潮,日益成為流行的主流趨勢。當前,中國葡萄酒也在開始“國潮復興”。
查看詳情2020年9月4日上午9時,2020中國?首屆懷來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在懷來縣恒大國際葡萄酒中心盛大開幕。來自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全球10余個國家和沙城產區、寧夏、甘肅等國內葡萄酒主產區總計超過130多家品牌企業1500多款產品參展,展會總面積達5000平米。
查看詳情《本色》一書以原始資料和珍貴歷史照片為主,由該項目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郭松泉先生主筆,是指導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的重要著作。全書40余萬字、640頁,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。撰寫《本色——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誕生記》一書,旨在重現其研制與誕生過程中的艱難困苦和最終取得成功的全過程,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正面影響。
查看詳情